泉州市食安办发布提示:夏季科学防范食源性疾病
夏日炎炎,泉州气温攀升,市食食源各类新鲜瓜果与清凉美食成为市民餐桌上的安办“常客”。然而,发布防范高温潮湿的提示环境也为细菌、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及寄生虫提供了绝佳的夏季性疾繁殖条件,使得食源性疾病进入高发期。科学为保障市民饮食安全与健康,泉州泉州市食安办发布夏季食源性疾病预防提示,市食食源帮助市民科学防范风险。安办
食源性疾病夏季高发
市食安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,发布防范食源性疾病是提示指通过吃饭、喝水或其他进食行为导致细菌、夏季性疾病毒进入人体内引起的科学各种疾病,包括肠道传染病、泉州食物中毒、胃溃疡、胃炎、人畜共患传染病等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全球每年约有6亿人因食用受污染食物而患病,其中夏季病例占比显著高于其他季节。
当环境温度达到30℃—37℃时,沙门氏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副溶血性弧菌等常见食源性致病菌会以惊人的速度繁殖。例如,在37℃的环境中,大肠杆菌每20分钟就能繁殖一代,原本少量的细菌在几小时内就可能达到致病数量。剩菜、剩饭、肉类熟食等在常温下放置超过2小时,就可能滋生大量细菌。
同时,夏季空气湿度大,水果、蔬菜表面容易附着水分,为霉菌生长创造了条件。高湿度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,它们就像得到了“能量补给”,在食物中大量繁殖,导致食物变质。同时,肉类、海鲜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,在高温下脂肪氧化速度加快,蛋白质也容易分解,产生酸臭等腐败气味。即使是密封包装的食品,在高温环境下储存不当,也可能出现胀袋、变质现象。
此外,夏季人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增加了感染食源性疾病的风险。天气炎热,人们喜欢吃一些生冷食物,如生鱼片、凉拌菜、冰淇淋等,这些食物如果在制作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达标,或者存放不当,就很容易被寄生虫、细菌污染。此外,街头夜市的烧烤、大排档等,由于食材来源复杂、加工环境简陋,卫生条件难以保障,增加了食源性疾病的感染风险。
各种食源性疾病危害大
夏季常见的食源性疾病的类型包括细菌性食源性疾病、病毒性食源性疾病等,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危害。
在众多食源性疾病中,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是夏季最为常见的食源性疾病类型。致病菌主要有沙门氏菌、副溶血性弧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,这些细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。沙门氏菌常潜伏在肉、蛋、奶及其制品中;副溶血性弧菌偏爱海鲜,在夏季,人们常食用的凉拌海鲜、未熟透的海鲜料理等,若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,就容易引发疾病;金黄色葡萄球菌容易污染高蛋白食品,在高温天气下,放置时间过长的奶油蛋糕若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,食用后就可能引发中毒。
病毒性食源性疾病同样不容小觑,诺如病毒、甲肝病毒是其中的“典型代表”。诺如病毒传播能力极强,可以人传人,也可以通过食物和水传播。一旦感染,患者会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尤其是儿童和老人,患病风险更高,症状也可能更严重。甲肝病毒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,感染后会导致甲型肝炎,患者可能出现黄疸、乏力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对肝脏功能造成损害。
寄生虫食源性疾病也较为常见。夏季人们喜欢食用淡水鱼虾、螺类等,这些食材若未煮熟煮透,可能携带肝吸虫、肺吸虫、姜片虫等寄生虫。这些寄生虫通过被污染的食物进入人体,比如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寄生虫幼虫或虫卵的肉类、海鲜、蔬菜等。这些寄生虫或虫卵在人体内寄生、繁殖,会对人体组织和器官造成损害。
夏季气温高、湿度大,这种环境非常有利于真菌的繁殖和产毒,从而导致真菌毒素食源性疾病的产生。随着夏季气温升高,食物更容易变质,若储存不当,比如没及时冷藏、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过长等,就为真菌污染提供了机会。若食用发霉的花生、玉米、坚果或腐烂的水果,则可能导致肝脏损伤、神经系统中毒等后果。
此外,还有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。自然界中,一些动植物本身含有毒素,如果误食或食用方法不当,就会引发食源性疾病。有些消费者喜欢吃野菜,但一些有毒植物与可食用的野菜外形极为相似(如毒芹与水芹),误食会引起中毒,轻者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胃肠道症状,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、昏迷等症状,甚至危及生命。
多方面预防食源性疾病
科学预防食源性疾病,一是要把好食材采购关。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,要选择正规的超市、农贸市场,避免在流动摊贩处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。仔细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储存条件等信息,不购买包装破损、胀袋、有异味的食品。选购肉类、海鲜时,注意观察其色泽、质地,避免购买变质食材。对于蔬菜水果,尽量选择当季、本地产品,减少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。
二是规范食物储存方式。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,避免交叉污染。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保鲜盒或塑料袋区分生熟食品,生肉、海鲜等放在冰箱下层,熟食、即食食品放在上层。冰箱冷藏室温度设置在4℃以下。冷冻室温度设置在-18℃以下,定期清理冰箱,及时丢弃过期或变质的食物。对于未食用完的剩菜剩饭,应及时放入冰箱冷藏,并在24小时内食用完,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。
三是确保食物加工安全。加工食物前要先洗手,保持厨房用具、台面清洁。刀具、砧板要做到生熟分开,避免生肉上的细菌污染其他食物。烹饪食物时要确保彻底烧熟煮透,肉类、海鲜等食物内部温度应达到70℃以上;蛋类要注意煮熟。夏季在家里制作凉拌菜时注意手和餐具的清洁,蔬菜洗净后用开水焯烫,不添加生的海鲜或肉类;调料要保持清洁,避免使用变质的酱料,一些调料由于保存不当可能发生变质,特别是已经开封的调料,如蚝油、番茄酱、沙拉酱、辣椒酱和花生酱等,由于接触空气容易受到污染,细菌滋生。
同时,人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。尽量少吃生冷食物,如需食用,要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。外出就餐时,要注意餐厅的环境卫生、餐具消毒情况,避免食用路边摊的食物。饭前便后要洗手,使用公筷公勺,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。餐具不清洁也是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,如果餐具没有清洗干净,上面残留的食物残渣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,下次使用时就会污染食物。还有人用不干净的抹布擦拭餐具,这也会将抹布上的细菌带到餐具上。(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陈云青 通讯员 陈银娇)
- ·粉丝心碎 《王国之心:Missing
- ·为送母亲来厦看医生 男子心存侥幸酒驾上路被罚
- ·2020年3月4日中国玻璃综合指数,产业数据
- ·TCL拿下去年大部分国家电视销量亚军 继续押注QLED大屏新品,市场研究
- ·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丨学习贯彻汉阴县委十六届十二次全会精神(五)
- ·泉州12个消费品行业大类实现两位数增长
- ·到底會不會陷入衰退?會通縮還是持續通膨?看女股神、新債券天王怎麼說|天下雜誌
- ·2020年3月4日中国玻璃综合指数,产业数据
- ·新派方便面,潮品牌!国圆吃面条手工面高品质大利润,助您抢占市场!
- ·3招戒「窮忙」、培養理財體質,35歲前擁有百萬存款!|天下雜誌
- ·七旬老汉化名与“小三”登记结婚 原配妻子告上法院
- ·长方形房屋平面设计图
- ·天下晨間新聞 為什麼新台幣現在易升難貶?|天下雜誌
- ·老母亲探视戒毒儿子时突然昏倒 民警紧急送医
- ·今晚8:00|“嶲州花事·诗意田园” 邀你共赴春日赏花之约
- ·「9月效應」即將到來?股市會再大跌?該怎麼辦?|天下雜誌
- ·三重潜在满分,一级庄玛歌正、副牌期酒上线
- ·NBA新赛季即将打响 百视通开启万场征程
- ·華爾街頂尖操盤手:投資黃金三大原則|天下雜誌
- ·七旬老汉化名与“小三”登记结婚 原配妻子告上法院
- ·鑫坤燃气暨钢瓶检测中心项目开工
- ·詹皇库里被赋超能力? 漫威打造最强NBA战队(图)
- ·畅销百万的明末生存冒险再临!Switch版《饿殍:明末千里行》现已重新上架
- ·2019年中国废弃电器电子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 拆解处理产物中CRT屏玻璃占比大,经验交流
- ·动态丨汉阴各部门组织退休老干部迎重阳 话发展(县政协)
- ·天下晨間新聞 Fed升息3碼似成定局,兩件事更關鍵|黃金為什麼沒有成為避風港?|天下雜誌